《楚天都市报》:第一时间采访我校英雄校友曾祥船长
8时10分,“长江永恒”号靠泊深圳妈湾港码头后,船长曾祥被众人簇拥起来。
他所在公司高层纷纷向他竖起大拇指交口称赞,事故船方公司也派代表送来锦旗。
年轻、干练,这是曾祥给人的第一印象,他说话语速极快,带着浓厚的江夏口音。
这位32岁的武汉籍船长,毕业于武汉航海职业技术学院。在他船员生涯的第11个年头,他带着船员们做了一件了不起的事情。“这不是我一个人的功劳,是24个兄弟的功劳。”接受记者采访时,他再三表示。
每个海员出现危险都不是一个人的事情。
记者:欢迎凯旋。这一次靠岸,和以往有所不同吧?
曾祥:嗯,的确不一样。因为救起了另外一艘船的船员,这次靠岸办理入港手续比以前要繁琐一些。另外,虽然救人已经发生6天了,但大家心情还是比较激动。
记者:获救船员这些天在船上过得怎么样?
曾祥:当时因为船只倾覆,另外救援时救生艇被大浪吹翻,一些船员体力透支,喝了一些水,被救上来时非常虚弱,有的还受了轻伤。上船后,我们的船员第一时间对他们进行了急救处理。在船上的这几天,大家都很热心,拿出船上的牛奶、矿泉水、饼干、香烟给获救船员,还给衣服他们穿,希望他们能感受到家一般的温暖。因为大家都是海员,每个海员出现危险,都不是一个人的事情,而是一个大家庭的事。如果说有什么经验那就是大家都不要放弃。
记者:作为船长,当时情况异常紧急,你怎么指挥分工的?
曾祥:毫无疑问,船长就是现场总指挥。当时,我们一边与中国和菲律宾海上搜救中心保持联系,一边报告上海长航国际说明情况。在赶赴救援的过程中,甲板全体值班人员由大副统一指挥,准备好了所有的救人工具:救生圈、绳索、网兜、抛绳器和防碰垫等。事故船当时距离我们的船大概35海里,我们把机舱机器开到了最大转速,船速升到14节,只用了两个小时就开到事发地点。
记者:听船员们说,救起第一批15个人只花了一个多小时,最后5个人却花了很长时间。当时最大的困难在哪里?
曾祥:最大的困难是,天黑,视线不好,风大,海浪达3米高。我们这艘船重3万多吨,搜救时掉头转向都非常困难。当天晚上9点40分左右,事故船完全沉没,圆木全部漂在海上,这些圆木有的有20多米长,危及我们的船舶安全,也挡住了搜救的灯光,另外事故船上的一些救生设备也漂在海上,这些救生设备都闪着光,不知道哪个上面有船员,只能一个个看,增加了发现落水船员的难度。
记者:这种情况以前你有没有遇到过,这次成功救援有什么经验可以总结?
曾祥:从未遇到过。如果说有什么经验,那就是大家都不要放弃。遇险船员没有放弃求生,我们的船员也没有放弃搜索,直到10多个小时后把所有人全部救起。救助海上遇难船是船长的法定义务。
记者:事后给家人打电话了吗?
曾祥:救人以后,很多船员都给家里打了电话,一些家属觉得我们做了好事,还有家属觉得这个职业太危险了。我老婆是江夏一中的老师,我给她打了电话,她也觉得我们这行风险太大。不过我做了11年,感觉还好。获救的船员他们也给家里打了电话,很多家属知道过程后都哭了。
记者:此次返航后,会回武汉休整吗?
曾祥:我已经在这条船上待了8个月,按计划是要回去休整一下了。
记者:家乡父老都觉得你们做了一件了不起的事。
曾祥:救助海上遇难船是船长的法定义务,是最起码的人道主义精神要求。我想这也能体现出我们湖北人热心快肠、乐于助人的精神。
记者:这次救人的24名船员中,有16名是湖北老乡。你怎么评价他们?
曾祥:他们都是由武汉长航国际船员管理有限公司派来的。所谓“行船走马三分险,小心行得万年船”,作为远洋外派,我对平时演习、培训的要求非常严格。另外,船员流动性非常强,我们也经常跟外国海员一起工作,大家每个人职务不一样,分工不一样,都是各司其职把工作干好,我跟这批湖北老乡相处十分愉快。
“长江永恒”船员名单
(其中湖北船员16人)
职务 姓名 籍贯 年龄
船长 曾祥 湖北武汉 35岁
大副 马国栋 河北 39岁
二副 吴圣超 山东威海 26岁
三副 周康 湖北嘉鱼 25岁
水手长 李铭柱 上海浦东 49岁
水手 周清宇 辽宁大连 23岁
水手 裴延杰 湖北十堰 24岁
水手 张致远 湖北武汉 21岁
水手 黄东旭 河南 25岁
轮机长 陈彬岑 湖北武汉 47岁
大管轮 叶茂亮 山东青岛 30岁
二管轮 熊则华 湖北大悟 28岁
三管轮 张衡飞 湖北恩施 25岁
轮助 段涛 湖北谷城 25岁
电机员 董长松 湖北武汉 53岁
机工长 杨波 湖北天门 31岁
机工 闫鹏飞 河南洛阳 24岁
机工 王军 湖北宜城 25岁
机工 孟伟 湖北公安 35岁
大厨 杨晓林 湖北钟祥 38岁
见习三副 安魁魁 安徽蚌埠 23岁
见习三副 郑炜 湖北黄冈 22岁
见习三副 马昆鹏 湖北秭归 24岁
见习三副 杨威威 湖北天门 21岁